雕塑本质特征的原理论研究

迄今为止,雕塑学科中从来没有人进行立足雕塑本质特征的原理论研究。尽管黑格尔在其《美学》著作中有专论雕塑的章节,但他是建立在古希腊雕刻与欧洲写实雕刻基础上予以立论的。

其雕塑的审美法则早已无法囊括近二百年来的雕塑演变所展示出的可能性与实验性的结果。

大足石刻躺着的大佛人像雕塑我们目前尚很难杜撰出一则最概括、最精炼、最具涵盖面、最本质的关于雕塑本质特征的概念,来将古今中外一切声称为“雕塑”的东西包而括之。这是当今雕塑界面临的最尴尬与最虚弱的问题。
不仅如此,在目前所呈现出的所谓中国当代雕塑的学术化研究中,我们还不能满意地读到比较研究中西方雕塑历史与现状的真正具有学术化水准的专著及文章,我们曾过于偏重文化氛围及历史文献的引述,并满足于观念的比较,而缺乏立足于雕塑原理论研究基础上的、对中西方雕塑个案的分析与比较。

雕塑的本源性理论的建立与研究在当下的中国雕塑领域应该引起广大雕塑学人的注意,从而不致于使我们在没有理论根本的前提下去营造浮泛的空中楼阁。
缺乏雕塑原理论研究的直接弊端即是对雕塑概念在认同上的含混与操作上的差异。当雕塑作为一个艺术门类而又难以界定其范围的时候,那么以往关于对它的一切研究只能流于感悟体验式的经验之谈与伪学术的层面,而围绕着这种浑施不清而又庞杂无序的雕塑或是声称为雕塑的历史与现状的研讨活动即是当下中国雕塑的非学术化现象。

它隐蔽了我们长期以来在雕塑方面缺乏深入研究,并且从来也没有建立起来一套能够凌驾于雕塑表面形式之上、独立于地域风格之间、不依附于个人性格差异的雕塑基础理论的事实。

铜狮子动物雕塑象已往的雕塑入一样我们在雕塑的历史行程中做一些个人经验的记录,或是发一些不失为精到但却极没有涵盖性的叹谓与感慨!这是整个雕塑界值得反省与检讨的现象。
中国当代雕塑的这种非学术化现象未被认识与揭露的恶果,是造成当前雕塑创作中人们无所适从而又鱼龙混杂局面的主要原因。

因为没有关于其本质属性的基础理论的制约与依托,导致了雕塑本体性质特征的消解与淡化,在中国至少显现出非雕塑化的雕塑大量存在的现象。

它一方面不能为雕塑人进行形式探索提供足够的理论空间一方面又使许多声称为雕塑的非雕塑制品混人雕塑的行列之中;一方面鼓励各种样式风格的实验探索,一方面又因基础理论的虚弱与含混,只能提供茫然的活动性炒作、而无法进入学术状态的批评层面,从而为中国当代雕塑的非学术化现象的进步加深而在客观上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故此,我们应该从最本源的问题入手,从最个案化的研究做起,首先建立起一个最基础的雕塑本源理论框架,才有可能使我们的雕塑学术研究进入到所谓学术化的层面。

如对雕塑本质特征一文感兴趣,可延展阅读博仟北京雕塑厂雕塑行动艺术环境雕塑景观的空间要素与特性环境雕塑的定义是什么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为人服务是雕塑与环境艺术之本雕塑环境建筑等精彩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