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人物肖像雕塑作品欣赏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

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 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在欧洲大陆,早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希腊化艺术后期出现歌颂哲人、诗人的肖像。随后的古罗马时代,王宫贵族出于自己统治目的的需要。请雕塑家直接为其造像,随即形成了肖像雕塑史上第一次高潮。每尊肖像都是具体的人,有具体的身份,甚至有摆放的具体地点。

中国古代没有肖像雕塑传统并不能否认中国古代某时期、某地的作品具有较强的肖像特性,这种所谓的肖像特性就是作品背后具有坚实的生活原型。在浪漫、流畅的春秋艺风和粗犷、奔放的汉风之间夹进了一个现实而理性的秦兵马俑 [1] ,无疑是令人惊奇的。

秦兵马俑强烈的现实性决定了它的肖像特征性。从时间上看,它比罗马肖像稍早,但这种肖像性并没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传统。究其原因,可能是肖像雕塑诞生与存在取决于帝王及统治者们的审美取向。中国的王宫贵族自有帝王观和艺术观。与西方相比。同样是处于显威、歌功颂德的目的,中国的王宫贵族往往回避了西方的直接塑造自己的方式,而采用了龙凤、狮子、麒麟等瑞兽以及仆人、军队、武士来衬托自己的伟大与神圣。

看来,中国古代雕塑家要给帝王及达宫贵族直接造像是不太可能的。他们所能充分发挥人物塑造才能的领域是仆人、艺妓、士兵等普通人,所以我国古代各种陪葬俑能充分地显示生动的生活气息及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能呈现出本文提及的肖像性。同样,在佛教雕刻中,古代雕塑家最能发挥现实描写才能对象是供养人,罗汉次之,然后是菩萨,创作自由最为有限的是主佛。像山西平遥双林寺的供养人以及罗汉堂中的罗汉,都可以称之为价值极高的肖像。大足石角中各种经变故事中的普通人物更为生活化、现实化,不少作品也完全可以被视为普通人的肖像。

博仟北京玻璃钢雕塑厂,为您提供最专业的服务,能够制作优质的玻璃钢卡通雕塑,并且拥有先进的北京不锈钢雕塑加工设备。

除了拥有专业的玻璃钢加工厂房,我们还配备专业的铸造熔炉,为您提供美妙绝伦的北京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并能够承接大型的北京铸铜雕塑加工制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