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雕塑的演变

敦煌壁画雕塑的演变随着佛教和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儒道教思想对佛教的融合,佛教艺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有了改变,在西魏时期的洞窟中开始出现了中国神话故事和道教内容的画面。

敦煌壁画雕塑的演变借鉴如莫高窟西魏249、285等窟窟顶四披飞驰的天神鬼怪、东王公、西王母等。另外这一时期的洞窟形制不再是前朝的中心塔柱式和房星的结构了,而是一种全开放式的方形洞窟,四壁上方向上呈斜披至顶,成一个方形藻井顶,如一覆盖过来的斗状,我们叫它覆斗形洞窟。敦煌壁画雕塑牵手观音彩色雕塑

这一覆斗形的洞窟窟顶用来表示“天空”的结构,四斜披画满了飞驰在天空的神怪、天人及鸟兽。无疑这是受中国道教“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窟顶之下的四壁则表现山川河流和佛国世界的内容。

这一时期开始把正面的壁上开成最大的一佛龛,内有主尊和善萨弟子等塑像。这种构式也是汉民族传统中“正堂”的排列方式。当然,这种覆斗形的方形洞窟的建筑构式在汉民族的墓室也有完全相同的模式,覆斗形顶也用作表示天宫,表示死者也同样拥有天、地和神灵的世界。

敦煌壁画雕塑的演变如酒泉丁家闸出土的西晋墓室形制与莫高窟西魏时期出现的洞窟形制是极为相似的,窟顶也画有东王公、西王母的壁画应该说在佛教石窟中出现这种形制是汉民族的传统审美。这种能表现天、地、神灵的洞窟建筑式样一直沿用到莫高窟最后一个朝代。当然,在唐代和宋代出现了一些奇特的洞窟形制,即一半洞窟一半是木结构房屋的式样。

敦煌壁画雕塑的演变如莫高窟唐代96、130、196和431、427等窟前室的宋代木结构建筑。这里算得最为壮观的是96号窟,全窟仅为一尊34m高的弥勒大佛,这尊当时十仅次于乐山大佛的造像先依山体开凿出大佛的内胎,然后在外层塑泥赋彩。这样既省去了塑像的内结构又非常牢靠。

最后又依着山体崖面建造一座九层楼高的木结构塔楼。这种一半山体一半木楼的建筑,借着山的气势,在这里显得特别雄伟壮观。弹琵琶的飞天佛像敦煌壁画雕塑

这不仅是雕塑与建筑相结合的最典型范例,也是中外建筑史上大奇观。

敦煌壁画雕塑的演变借鉴与融合和多朝代以及雕塑匠人的结晶在里面。

这就是敦煌壁画雕塑的演变的介绍,如感兴趣可继续了解2017最新雕塑手绘设计稿创意景观雕塑与城市规划最新创意城市雕塑设计手稿大型雕塑制作公司的作用有哪些建筑雕刻景观艺术随谈北京宋庄雕塑厂有哪些石雕砖雕木雕雕塑设计制作公司如何发展敦煌壁画雕塑洞窟形制与汉式建筑等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