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时空观

承认雕塑时空观的指导意义,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雕塑是时空的载体这一特征,首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雕塑鉴赏的方法论,这个方法就是通过人的视线,视角的运动才能完成对一件雕塑作品的欣赏,比如,一件大的户外雕塑,我们必须通过身体的移动视角的变幻,视点远近的不同去评赏一件雕塑作品;小型的室内的架上雕塑艺术品,除了用移动我们身体的位置之外还可以用转盘来转动雕塑的办法来完成对雕塑的鉴赏,否则都是片面的。朱尚熹与他的肖像雕塑

完全不能期望从一本罗丹画册中能领略到罗丹雕塑真正的东西,在所有图像传媒中图片是最为粗糙糟糕的形式。当然,通过电视录像和多媒体,光盘的运动画面来欣赏雕塑还是可行的,这些种传媒能比较真实地反映雕塑从三维的形到四推的运动的各种状态。

二、雕塑时空观同时还为雕塑的塑造提供了创作主体(即雕塑家)一定要在运动中去完成塑造的方法论。作为雕塑家,有两种东西是不能缺的,一是转盘,二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前者是必须具有的设备,它其至比你用习惯了的一把雕型刀更重要,因为没有雕塑刀,手还可以代替,如果没有了转盘就很难从各个角度去塑好你的作品,丧失了好的时空组织和创造的雕塑作品也就等于丧失了一切。要知道做泥塑几与做雕塑是有本质区别的。后者是你做好大型雕塑的可靠保障,不厌其烦地走动、绕行,上下,前后,左右,俯仰,四面八方地观看雕塑创造中的作品,这种方法比动手塑造本身更重要。在泥上,石头中,木头中多多地注入你的能量与精力吧,输入得越多你作品给观众输出的东西就越多。

三,雕塑的时空观念,为雕塑的创作提出了方法论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个检验作品的试金石,雕塑,不论现代抽象雕塑与具像雕塑,如果可分为复体式或简体式的话,那么都有一个艺术家对形体时空的能动组织的问题,复体式雕塑列举有各类具像的作品(如人体与雕塑人像雕塑、人物纪念性景观雕塑),抽象构成雕塑以及主体装置集合体等等,在这类作品中,艺术家在突出作品总的艺术意境的前提下,各部分形体安排得抑扬顿挫,各段形体表情变化丰富,都是客观一段段风景的延续呈现,同时也是雕塑家的创作情绪连而不断的自然流动,时空就这样注入了作品。

在这里顺便提一点的是,罗丹在人像雕塑制作和人物纪念性雕塑创作方面,对时空的研究成果,是具尖端水平的,这一成果应该在后来者手中得到发扬。简体式作品,就是常说的造型简练单纯、概括的单体几何形作品。布朗库看的作品大部分属于这一类。这类作品除了作者自身观念的时空性之外,作品的塑造本身也展示了时空的特性,比如塑造一个球,360个角度各个方向上对形的塑造都必须膨胀到充分的程度,既不能弱,也不能过分。这个全方位塑造形体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塑造了运动的过程,即由内向外的均匀运动。

那些从画面到立体的做雕塑的方法,我认为欠妥;也许你作品的正面或另一个面还不坏,可别的角度却一塌糊徐,这就形成了作品的“时间间隔”,浪费了观者的时间和情绪的连贯性,有时,有的角度的处理是无意识的,甚至背离你作品的构思的统一性,使观者不知所云。

四,雕塑的时空观与环境的时空观一旦拥抱在一起,就成了环境艺术,可延展阅读雕塑环境艺术定位是什么。以空间为手段以形体为目的的雕塑和以形体为手段以空间为目的建筑艺术,都是以组织和创造时空为最终目的的,我们的脑袋中要同时有雕塑时空观和环境时空观这两套体系,这样,我们在处理环境艺术的具体过程中就能够互相替换而有所侧重,比方说,在塑造环境时,我们的一切手段都以塑造空间为目的。在宏观上,你的雕塑是否体现了这一空间塑造的原本意图,你的浮雕或装饰处理是否强化了空间的价值,反之,在塑造个体形体时,雕塑与浮雕壁画周围的空间是否起到了积极作用。是否突出了形本的塑造,作品或装饰作品的时空是否与这个环境的时空建立了联系,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否则,雕塑就肯定不好或不能立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其环境也就谈不上艺术了。朱尚熹雕塑的革命抗战群组雕塑浮雕壁画

雕塑的时空观一旦与环境的时空观拥抱一起,在相应的艺术评论中也就不至于将评论家置自己于偏狭的胡同之中,同时也能促进搞雕塑与搞环境艺术的人精诚合作。那种搞雕塑,搞建筑和搞装饰的人各守一个高地的伪传统局面也就随之被新型的携手共创的关系所取代,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复兴真正传统的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局面的同时注入我们时代的新鲜血液。进而创造出有价值的环境艺术奉献给我们的人民。

作为专业的雕塑公司,博仟希望做的就是朱尚熹大师所提到的,将建筑、雕塑、装饰融合在一起创造更为出色精彩的作品奉献给我们的大众。

发表评论